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一宣布兹卡病毒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表示,这将使国际间将更大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防治病毒上。
以下是WHO与CDC的兹卡病毒整理资讯。
■ 什么是兹卡病毒(Zika virus)?
兹卡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最早是在1947年从乌干达兹卡森林的狝猴体内分离出来,1952年在乌干达与坦桑尼亚发现人类病例。非洲、美洲、亚太地区都出现过疫情。
■ 怎么传染?
主要是受到带有兹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孕妇可能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染给胎儿。病媒蚊为热带地区的埃及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同类蚊子也会传播骨痛热症(dengue)和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
■ 谁有感染风险?
前往或居住在兹卡病毒疫区的民众,只要尚未感染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 如何预防?
最重要就是避免蚊虫叮咬,在流行地区可以使用防蚊液与穿着长袖衣物覆盖。平时则应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
■ 感染症状有那些?
约1/5的兹卡病毒患者会出现症状。潜伏期不明,但可能会持续几天。
症状和感染骨痛热症等虫媒病毒类似,包括发烧、起疹子、结膜炎、肌肉与关节疼痛与头痛等。症状通常持续2到7天,但因为症状轻微,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中招。

■ 有预防疫苗或治疗药物吗?
没有。
■ 那感染了要怎么办?
针对症状采取支持性疗法。方法有:1.充分休息。2.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3.服用类似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解热镇痛剂,缓解发烧与疼痛等不适。4.不要服用阿斯匹灵或其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 孕妇感染了会怎样?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向出现兹卡病毒感染疫情的地区与部分国家发布旅游警示,包括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法属马丁尼阁岛、墨西哥与巴拿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CDC建议近期到过兹卡病毒疫区的孕妇检验是否受到感染。
巴西疑似出现感染兹卡病毒的孕妇产下小头畸形症新生儿与其他不良怀孕结果的病例。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关连性。
在更多资讯出炉前,为了以防万一,CDC建议对孕妇与试图怀孕的妇女采取特殊预防措施。
■ 如果怀孕中或正在哺乳,使用防蚊液安全吗?
是的,使用防蚊液安全且有效。孕妇与哺乳中妇女可以且应该选择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注册的防蚊液,并遵照标签说明使用。
■ 如果未怀孕妇女遭携带兹卡病毒的蚊子叮咬,以后怀孕会有风险吗?
目前还在厘清兹卡病毒对胎儿的影响,但兹卡病毒不会对未来怀孕造成风险。兹卡病毒留在患者血液通常只有几天到一周。
延伸阅读: